——
DNA實驗室

實景圖展示:
一、DNA實驗室設計的基要要求
DNA實驗室設計對平面布局的基本要求:
? ?1、單人單面的工作空間中走道間距為4英尺,約1200mm;置物高度為5英尺,約1500mm;操作間隙為2.5英尺,約750mm;
? ?2、雙人雙面的工作空間中走道間距為5英尺,約1500mm;置物高度為5英尺,約1500mm;操作間隙為2.5英尺,約750mm;
? ?3、實驗工作臺與安全設備的走道間距為6英尺,約1800mm;
? ?4、安全設備間的走道間距為>6英尺。
DNA實驗室設計對自身的基本要求:
? ?1、DNA實驗室的采光
? ?一般來說,DNA實驗室應該朝向東南向,便于采光;儀器應該朝向西北向,便于恒溫恒濕控制;
? ?2、DNA實驗室的空氣調節
? ?合理的排風速率及補風量對DNA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實驗數據的準確性是很重要的;
? ?3、DNA實驗室的水電
? ?合理的DNA實驗室水電布局系統是DNA實驗室設計的重要依據;實驗室的電、水、氣等配管方式,在DNA實驗室設計時是非常重要的,必須根據實驗室內容和建筑形式(高層或平房),以及將來擴充、安全、經費、功能等進行綜合考慮;
? ?4、DNA實驗室走廊及門窗的尺寸要求
? ?走廊寬度應>5英尺,門框尺寸(寬*高):3英尺*7英尺(國內900mm*2000mm)。
二、DNA實驗室氣路設計
1、原始試劑混配室應為正壓間,在微環境百級超凈臺操作,須防止其它程序功能間對本操作間的污染;
2、DNA提取室應為微負壓間,須設置排風系統,以防止核酸提取時可能產生的氣溶膠對人員的侵害和對其它程序功能間的擴散污染;
3、PCR擴增室應為微負壓間,須設置排風系統,以防止大量擴增產物對其它程序功能間的擴散污染;
4、檢測室應為微負壓間,須設置排風系統,以防止擴增產物在電泳測序過程中的擴散污染,同時因為3130分析儀散熱量較大,會提高室內溫度3-5度;
5、試劑混配室、DNA提取室、PCR擴增室、檢測室如設置緩沖間,功能間內均可為正壓,而在緩沖間內設置負壓,氣流從其雙道門的門縫處分別向緩沖間內流動,用合理的氣流組織方式避免各功能間的交叉污染;
6、高效送風口為頂送風,側下回/排風(豎井、夾道、緩沖間)方式。
DNA實驗室設計
三、DNA實驗室設計為有效控制各區之間相互污染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案
? ?方案1
? ?嚴禁各功能間相互串通,即用套間方式進入人流/物流,首先應從房間格局上避免交叉污染;
? ?方案2
? ?設置獨立緩沖間為最佳(尤其是DNA提區間、PCR擴增間、試劑混配間,且人流/物流分道,流程相鄰間應設置物流傳遞窗);
? ?方案3
? ?設置共用緩沖間/緩沖走廊也可以。
DNA實驗室是一種特殊實驗室,DNA實驗室建設前需達到理念清晰、布局合理、設計規范、設置完善,既符合實際使用需求,又符合DNA檢測實驗室驗收及國家實驗室認可、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驗收的硬件標準;由于各地客觀條件有所不同,須在此整體解決方案的基本框架和原則內因地制宜。